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如何选择推荐人及写推荐信 |
内容 |
推荐信是国外高校通过第三方(通常是申请者的老师或者工作实习上司等)去了解申请者本人的一类文书。和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如何选择推荐人及写推荐信。 这里容易存在3个疑问: 1. 是否应该想方设法去拿国外教授的推荐信? 不得不说国外教授的推荐信的信服度更高一点,因为国外教授的推荐信基本都是自己写的,在学校看来更客观。 但找国外教授当推荐人有前提条件:首先你要跟教授有较长时间的深入接触,比如上过教授的一门课,或者教授是你科研项目的指导人等,这样在学校看来教授对你的了解才比较深入,教授对你的评价才更能反映你的真实情况。经常会有学生问“我爸认识国外一个教授,我能不能找他当推荐人?”现在应该很多人自己都可以回答了吧? 其次,就算你跟推荐人有较长时间的深入接触,你也要先行判断一下教授对自己的评价是好,还是中,还是差?国外有些国外教授虽然不会拒绝当你推荐人,但他们会如实写对你的评价的。如果他们对你的评价只是一般甚至是差的,那你就惨了,无异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样一封推荐信对你的申请影响是很大的。 所以你有机会到国外交流,并且也想找个国外教授当推荐人,那你就要注意好好表现,拿个好成绩,课堂活跃一点,课前课后多问教授一些问题,争取给教授留下好印象,为后面邀请国外教授当推荐人做铺垫。 2. 在推荐信中是否需要体现我的性格? 在推荐信中表达的内容,和你所申请的专业中所要求的能力密切相关。如果你是申请商科,可以体现一些商科方面需要的能力和性格,如团队合作,领导力,说服力,沟通能力等等;如果是申请理工科,推荐信中一般以表现学习和科研,动手能力等为主。推荐信所体现的内容需要根据申请专业做相应调整。比如说申请公共政策,那么体现一下你对公共事业的热爱,以及在志愿者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爱心当然是可以的。 3. 亲属是否可以作为推荐人? 基本上,亲属不在推荐人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主要是基于推荐人需要能够客观地对你进行评价,亲属毫无疑问会带有主观判断。 选择推荐人的几个原则 1. 对申请人有较深入了解 所谓的有较深入的了解,是指推荐人一定要跟申请人有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的较长时间的接触和联系。所以,推荐人一般是任课老师,实验室老师,比赛指导老师,或工作实习上司等等。假如一个人是某个公司的老总,但是他跟你之前没有任何学术上或工作实习方面的接触和联系,那么他不是一个合适的推荐人选。 这是选择推荐人的第一原则。 2. 职称问题 根据国外对推荐信的重视程度排序,推荐人首选考虑教授和副教授级别,只要在这两种级别的老师都实在找不到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讲师。在合适的教授和副教授人选中,如果对方刚好在国际上或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名气,或者曾经有海外学习或交流背景经历,也可以成为优先考虑人选。对于工作实习推荐信,推荐人职位高一点也会好一点。无论是教授还是工作实习上司,都要满足对你有较深入了解这个条件。 3. 推荐人选的搭配 在推荐人的人选搭配方面不需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关键是你所选择的推荐人都尽量能够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你的能力。比如说,不宜同时选择三个任课老师当推荐人,因为这样的话全部推荐人都只能从课堂和学习方面来表现你,没有能够多方位地体现你的能力。 关于推荐人搭配,小编的意见是: 对于文商科来说:可以选择2个任课老师+1个实习老师。 理工科可以:2个任课老师+1个实验室老师;或者1个任课老师+2个实验室老师;1个任课老师+1个实验室老师+毕业指导老师……等等。具体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和调整。 当然,这些搭配不是固定的,有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推荐信的结构成分 美国学校一般要求申请人提供2-4封推荐信;香港和加拿大学校有些要求2封,有些要求3封;英国一般是要求2封。 推荐信的长度因不同专业而异,例如MBA推荐信写作可达上千单词,但一般情况下,长度控制在一页纸内(英文300~400单词左右)即可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