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二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内容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地球上有多少个洲多少个国家有多少人清楚呢?地理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下面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高二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高二上册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78分)
    注意事项:
    1. 第Ⅰ卷共8页。答卷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涂到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A.南方 B.北方
    C.西北方 D.东南方
    2.从X地到P地经过
    A.东、西两半球 B.西半球
    C.东半球 D.南、北两半球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3~5题。
    3.ab段河流流向是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4.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容易受山洪威胁
    5.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7.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10题。
    8.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A.最高点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9.沿图中a~b剖面线绘制的地形剖面是下图中的
    A B C D
    10.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1~12题。
    11.若图中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m、宽为220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l:1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 ×29.7cm) D.B3纸(51.5cm×36.4cm)
    图(a)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徽景观指示牌,图(b)为校园图局部。读图,回答第13题。
    13.指示牌在图5(b)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右图某区域等高线图(比例尺1:20 000),完成14~17题。
    14.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 B.盆地 C.丘陵 D.平原
    15.如果在图中AB处修建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152米,坝高可能为
    A.52米 B.70米 C.102米 D.120米
    16.大坝建成后,当水库的蓄水位达到150米时,下列四地中肯定被淹没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 D.丙
    17.该水库放水时,在坝前会形成一道道壮观的人工瀑布。若要拍摄一张该景观的照片,图中四个地点中最佳的是
    A.甲 B.乙 B.丙 D.丁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模式图”,回答回答18~19题。
    18.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9.下面四组箭头中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冬灌是指冬季往田里灌水。下为我国某地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据此完成20~21题。
    20.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干旱
    D.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
    21.下列种植小麦的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冬灌的是
    A.河南 B.青海 C.黑龙江 D.湖南
    读右面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根据雨带I、Ⅱ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3.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 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 D.南北皆涝
    读图,回答第24题。
    24.下列曲线图,正确反映上图气流运动过程中气温、降水可能性变化趋势的是
    A B C D
    有效总辐射量是经大气的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如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有效总辐射量、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25~26题。
    25.表示有效总辐射量、气温、降水量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26.有效总辐射量
    A.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与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D.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读某城市“市区与郊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该城市“市区与郊区气温之差变化图”,完成27~29题。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
    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
    28.为了减少对市区空气的污染,该城市火电厂厂址应选择在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9.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称为热岛温度,其值高低反映了热岛强度的大小。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热岛强度
    A.夏季大于冬季 B.午后大于夜晚
    C.冬、夏季的差异在日出前后最小 D.冬、夏季的差异在午后最小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却存在一定差异。读图30~32题。
    30.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31.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南信风带 C.西风带 D.东北信风带
    32.根据温度资料,可以推测三个测站的海拔高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A.甲站—乙站—丙站 B.甲站—丙站—乙站
    C.乙站—甲站—丙站 D.乙站—丙站—甲站
    甲地(位置见图)气温年变化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33~34题。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控制
    读我国大部分地区某月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hPa)分布示意图,回答35~37题。
    35.该图表示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36.此时我国内蒙古高原西北部与台湾岛的海平面气压差值(P)的范围是
    A.20 hPa
    B.30 hPa
    C.25 hPa
    D.15 hPa
    37.此时我国东北地区与云贵高原的主导风向分别是
    A.西北风、西北风 B.西北风、西南风
    C.西北风、偏东风 D.西南风、偏北风
    读“季风区地理分布图”,回答38~39题。
    38.季风成因与信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①季风盛行时
    A.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南亚处于一年中的旱季
    C.澳大利亚北部草木茂盛 D.天山牧民在山麓放牧
    第Ⅱ卷(综合题 72分)
    注意事项:第Ⅱ卷共3页,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题号 1~39 40 41 42
    得分
    二、综合题(本题有3大题,共72分)
    40.(24分)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8分)
    (2)比较甲、乙两河入海径流量及水位季节变化的大小,简述原因。(8分)
    (3)说出该区域的气候类型,并简述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8分)
    41.(24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00)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皖南某地湖光山色、山青水碧,原有4个行政村,居民17600人,主要从事粮食、林果种植和禽畜养殖,多数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近年来,该地在河流上游修建了水库,并通过合村并镇,建起了工业园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1)该地区要在AC、BC河段中选择一处开发“漂流”项目,选择你支持的一个方案,并为其提供论据。(4分)
    (2)调查发现:近年来图中湖泊入湖泥沙呈下降趋势,试推测原因。(6分)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采取合村并镇建设新型社区的方式促使农村逐渐向城镇转化。
    (3)指出该地区合村并镇中城镇选址的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8分)
    (4)从发展非农产业的角度,说出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具体途径。(6分)
    42.(24分)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素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该国人口2027万,以农业经济为主。19世纪80年代,斯里兰卡试种茶树成功,从此,茶叶一直是斯里兰卡最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此外,斯里兰卡也出口橡胶和椰子,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材料2 斯里兰卡等高线分布图与甲城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图。
    (1)简述甲城的气温、降水特征。(8分)
    (2)甲市7月平均气温高于乙市,分析原因。(8分)
    (3)分析图文资料,推测斯里兰卡茶叶种植园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地区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41.(24分)
    (1)选择AC段:该河段等高线密集,落差大;(2分)水流急,漂流速度快,更惊险、刺激。(2分)
    选择BC段:该河段等高线稀疏,落差小;(2分)水流平稳,安全性高,漂流河段长。(2分)
    (2)北部山区加强水土保持,河流含沙量减小;(3分)河流上游建水库,泥沙在库区沉积。(3分)
    (3)丙地(2分) 理由:平原地形,地势平坦;邻近公路,交通便利;离河道较远,避开山洪、泥石流威胁;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好。(答出3点6分)
    (4)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2分)引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鞋帽等;(2分)利用湖光山色、农业景观发展旅游业。(2分)
    42.(24分)
    (1)气温特征:终年高温、(2分) 气温年较差小;(2分)降水特征:降水量大,(2分)冬春多,夏秋少。(2分)
    (2)7月该岛盛行西南季风,(2分)甲市位于的背风地带,阴雨天较少,(2分)乙市位于迎风地带的,阴雨天较多;(2分) 甲市正午太阳高度较乙市大。(2分)
    (3)该国位于热带地区,纬度差异小,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较小。(2分)中、南部地区为山地,北部及沿海为平原。(2分) 各种作物相比较,茶树更适合在山地种植,其他作物(橡胶、椰子、水稻)适合在平原地区种植。(4分)
    本内容由高二上册试卷栏目提供。
    
    本内容由高二上册试卷栏目提供。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7: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