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惊蛰怎么读
内容 惊蛰怎么读
    惊蛰,汉语拼音是:jingzhe(蛰是二声)。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
    在讲惊蛰怎么读的同时,也让我们来了解一些惊蛰相关的读法吧!
    1.
    (形声。从虫,执声。本义: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
    2.
    同本义 hibernate
    蛰,藏也。——《说文》
    蛰,静也。——《尔雅》
    蛰虫始振。——《吕氏春秋·孟春》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系辞下》。虞注:“蛰,潜藏也。”
    3.
    又如:蛰地(谓潜藏在地下)
    4.
    虫类伏藏洞穴不出 seclude
    掌攻蛰兽。——《周礼·穴氏》
    5.
    又如:蛰户(动物藏伏的洞穴)
    6.
    喻潜藏而未披露 conceal
    久蛰之人心。——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常用词组
    1.
    蛰藏 zhécáng
    torpor 蛰居,潜藏
    蛰藏于洞窟之中
    2.
    蛰虫 zhéchóng
    dormant insect 藏在泥土中冬眠的虫子
    3.
    蛰伏 zhéfú
    (1)
    torpor∶动物冬眠
    (2)
    live in seclusion∶指人蛰居
    蛰伏家中
    4.
    蛰居 zhéjū
    live in seclusion长期隐居在某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惊蛰简介
    惊蛰(jīng zhé),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 惊蛰图示
    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各不相同,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则与沿江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4: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