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主要问题 |
是否存在 |
整改期限 |
一 |
“庸”的问题 |
1 |
不讲政治、不讲原则,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搞变通、打折扣,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
|
|
2 |
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热衷于钻“空子”、打“擦边球”,甚至“闯红灯”。 |
|
|
3 |
只考虑本部门和个人利益,胸无全局、自行其是,服从服务全市发展的观念不强。 |
|
|
4 |
面对错误言行失察失管,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敢真抓真管、严抓严管。 |
|
|
5 |
进取精神不强,业绩平庸,工作处于后进状态。 |
|
|
二 |
“懒”的问题 |
6 |
缺乏学习热情、疏于学习思考,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业务,对上级政策精神不清,对分管的业务工作不熟,贯彻上级决策部署“逐级衰减”。 |
|
|
7 |
思想懒惰、观念僵化,习惯于老套路、老办法,凭经验办事,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
|
|
8 |
对新形势新情况不敏感不掌握,对新常态新决策不适应不会干,思路不清,对工作中的问题手足无措、无从应对; |
|
|
9 |
对读者的困难和诉求视而不见、被动应付,致使矛盾激化,造成工作被动甚至重大损失。 |
|
|
三 |
“散”的问题 |
10 |
组织纪律涣散,不讲规矩、不守制度,会上不说、会后乱说,重大事项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目无组织、我行我素; |
|
|
11 |
工作纪律松弛,迟到早退,甚至无故缺勤,外出不按规定请假,上班期间随意脱岗、擅离职守;上班时间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玩游戏、办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
|
|
12 |
驻村下乡工作推诿扯皮,没有很好地完成下乡任务。 |
|
|
13 |
会风散漫,不按要求参加各种会议,无故缺席,找人替会,或开会期间玩手机私下议论,做与会议无关的事情。 |
|
|
14 |
借还图书归架不正确,不规范,工作环境不整洁,有脏乱差的现象。 |
|
|
四 |
“慢”的问题 |
15 |
责任意识差,对上级组织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不依法实施或者不按规定和要求落实,敷衍塞责、拖延不办,致使政令不畅。 |
|
|
16 |
服务意识差,对读者要求应当办理的事项,该办不办、急事慢办、拖着不办。 |
|
|
17 |
对需要部门、个人配合协作的有关事项或临时性工作态度不积极、不参与、不支持,推诿扯皮。 |
|
|
18 |
对单位和读者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置之不理,甚至故意刁难,制造激化矛盾。 |
|
|
五 |
“混”的问题 |
19 |
事业心不强,精神不振、暮气沉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工作得过且过、被动应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
|
|
20 |
心浮气躁,重权轻责,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遇到难题绕着走,碰到问题往后拖,不敢担当,争功诿过。 |
|
|
21 |
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工作拈轻怕重,空喊口号、只说不干,怕吃苦、怕出力、怕担责,工作“耍滑头”、办事“踢皮球”,习惯于把矛盾上交、任务下派,选择性作为。 |
|
|
22 |
对上吹吹拍拍,对下横眉冷对,热衷迎来送往,忙于事务应酬。 |
|
|
六 |
“卡”的问题 |
23 |
想问题、办事情不从大局出发,不为读者着想,对读者或服务对象冷硬横推,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 |
|
|
23 |
滥用职权,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办事群众吃拿卡要、故意刁难。 |
|
|
24 |
巧立名目、私定门槛,自行设定各种收费项目,搞“变相收费”“搭车收费”。 |
|
|
姓名: 部室: 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