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7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脉络:小学儿童的思维
内容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考试栏目整理“2017教师资格心理学知识脉络:小学儿童的思维”希望可以帮到广大考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思维的概述
    识记: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2、思维的种类
    (1)从个体发展看,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的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根据有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多样答案的思维。
    3、思维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儿童概念掌握的形式有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两种。
    4、创造性思维
    (1)定义:运用全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
    (2)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准备、酝酿、阐明、证实。
    (3)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发散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性主要表现为流畅、变通和独特。
    领会:
    1、思维的过程:
    (1)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分析和综合。
    (2)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一些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是在头脑中把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来的共同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其它事物的思维过程。
    2、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
    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
    领会: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
    这一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关键在四年级(约10岁~11岁)。儿童思维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正确的教育可极大的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促使儿童的思维提前从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益完善。
    小学低年级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综合。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已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与综合。
    3、小学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在正确的教育下,儿童逐步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省,即“对思维进行思维”,以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
    应用
    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能力?(联系实际) 发展儿童的言语。
    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进行的。首先丰富儿童的词汇。其次通过阅读、写作掌握词的运用,使儿童的思维从具体形象向词的思维水平发展。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儿童的词汇,推动思维的发展。
    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适当运用实物、图片及各种直观教具,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组织参观、游览等活动。
    (2)教师在丰富儿童感性经验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儿童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
    3、在教学中加强对儿童思维的训练
    (1)运用变式与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2)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A、教会儿童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
    B、教给儿童逻辑推理的方法。
    C、正确运用教学语言进行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的能力。
    (3)适当开展思维形式训练和教学技术训练。
    演绎推理训练;归纳推理训练;类比推理训练;思维冲击法训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您推荐:
      2017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2017上半年各省教师资格考试公告汇总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汇总
      2017年教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及入口汇总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 幼儿教育心理学考点 幼儿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备考辅导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小学教育心理学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中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1: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