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女生节和妇女节的区别 |
内容 |
女生节和妇女节的区别 大家过的是昨天的“女生节”还是今天的“妇女节”? 近几日关于女生节与妇女节的争议还挺大的 ↓↓↓ 不久前 《奇葩说》一辩手范湉湉在微博上发起了#女生节取代妇女节#的话题 瞬间一呼百应 ↓↓↓ 而京东、聚美优品等电商又适时推出“女神节”大促 才引出了“女生节”取代“妇女节”是“消费主义”取代“女权主义”的严肃话题 微博上迅速就出现了“反三七过三八”联盟 1、为什么要“反三七过三八”? 女生节来源于1986年3月7日,据说,是由于高校女生不愿意称自己为妇女,但是又不想放弃女性节日的特权。可见,“三七节”从源头开始就是来自女性对“三八节”深深的反动。 2、“三八妇女节”为何会被“嫌弃”? 港台剧“三八”的来源不是三八妇女节 “死三八”来源于“三八节”吗?反正小编是看着港片、台剧长大的,别告诉我你听到电视机上大骂“三八”、“八婆”的时候没想过这个问题。 但在网上一搜“为什么港台剧中坏女人都被称为‘死三八’”,结果让小编惊呆,还真有人认为“死三八”的说法来自于妇女节: 其实有考证说“三八”一开始是称呼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外国人——“广厦福宁上”五大通商口岸只允许外国人在每月8号、18号、28号进城,其他时间必须待在城外特定区域居住及限定与中国特定商贾进行交易,因此本地人一见外国鬼子就说“三八鬼子又来了”,于是一直流传下来,缩为“三八”。在台语中,“三八”并不仅仅指女人,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遵礼仪的人都会被说“好三八”,“三八”在说女人的时候是一个名词,在说一种男女皆有的状态时又变成了一个形容词。 改革开放后,随着港台影视剧(尤其是周星驰电影)在大陆的走红,“三八”、“八婆”便由粤语区和闽语区的“省骂”变成了大江南北的“国骂”,成为不少女生的童年阴影! 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被骂“死三八”的老鸨(苑琼丹饰) “三八”就这样成了全民骂女人的词,正好跟三八国际妇女节凑上去,此雷同纯属巧合,却从此让“三八妇女节”在国内彻底被污名化,旨在宣示女权主义,争取被尊重权的妇女节在中国落得如此污名,不得不说是历史、语言和大众传媒共同促成的无心玩笑。 “妇女”一词被过度解读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女生”指的是没结婚、或放宽来讲还未生子的女性,而“妇女”指的是已婚生子的女性,要让还在大学读书的“女生”过“妇女节”,被抵制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如今的“新女性”们都一生自带少女心,范湉湉的观点虽然极端偏激,但有一句话确实说出了广大女性同胞的心声:除了显老,女生为何不愿过“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 这个节日本来是为了庆祝妇女在经济、 政治和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设立 是属于女性的值得骄傲的节日 我们不要过度解读“三八”“妇女”这两个词 不论“三七女生节”还是“三八妇女节” 就安安心心的过好我们的狂欢好吗?比心!!! 小编特别推荐 妇女节活动 | 妇女节来历 | 妇女节礼物 | 妇女节图片 | 妇女节英文 | 妇女节致辞 小编特别推荐 妇女节活动 | 妇女节来历 | 妇女节礼物 | 妇女节图片 | 妇女节英文 | 妇女节致辞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