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 |
内容 |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查看。 【德育论文参考文献模板】 [1]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2]叶飞,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德育理论发展脉络探析[J].教育研究.2009(01) [3]班建武,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变迁与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 [4]冯婉桢,檀传宝.改革开放30年的中小学德育政策[J].中国教育学刊.2008(12) [5]孙国友,黄孙庆.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进展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8(11) [6]谭琳.从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材对比看我国德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08(40) [7]卓晴君.改革开放30年学校德育政策回顾(上)[J].中国德育.2008(07) [8]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中国德育.2006(09) [9]廖小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价值观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03) [10]吴慧珠.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11]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12]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4) [13]郑新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课程与教材建设[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02) [14]鲁洁,高德胜.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创新[J].中国教师.2004(01) [15]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09) [16]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2003(01) [17]程材.编写一流教材推进素质教育--江泽民调阅中小学教材并作重要指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0(06) [18]孙少平.改革开放时期中小学德育的发展与问题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1999(12) [19]孙少平.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历史回顾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04) [20] 余丽 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 [D], 华南师范大学 2003 [21] 周勇 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 《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2] 刘慧 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1 [23]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 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 《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4]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5]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 26、郭齐家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7、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2、[英]约翰.怀特著:《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3、[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34、[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35、[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36、[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3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版 38、[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39、[德]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40、[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论文小编精心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