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设计
内容 《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
    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口算:
    2、怎样列数学算式?
    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机动方案:
    (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
    (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只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完成练习十一第1、2、5。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可以运用连加连减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连加、连减》教案(二)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 初步体会计算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
    1.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学生喜欢学习、乐意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2 教学难点:
    (1)把第一步加或减得出的结果记在脑子里,再参与第二次运算。
    (2)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2.3 考点分析: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再进行运算,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工具
    课件、小棒、三角形、学具盒等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出示10之内的加、减法,请同学们口算。
    2、出示图片,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探索新知
    一、学习连加
    1、引导观察
    师:同学们,芳芳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她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芳芳在干什么?
    (出示芳芳在喂5只小鸡)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认真看发生了什么事?出示来了2只鸡的图片。
    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5=2=7)
    师:请同学们再观察,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出示又来了1只鸡的图片。
    2、交流、汇报。
    ①问: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图意叙述一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
    生:芳芳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
    生: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提醒学生,跑来的小鸡。)
    学生说出算式:5十2十1
    教师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3只是一起跑来的吗?不是。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师:像这样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叫连加。
    板书课题: 连 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十2十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③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师板书:在5+2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并把得数7记录在横线下面,再在7+1的下面划一条横线,写出得数8。
    师再演示一遍课件加深算理。
    ④再出示小熊图片,以此为例讲述连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加的运算方法与过程。
    5、做一做:
    学生摆小棒,先摆出4根小棒,再摆出3根小棒,最后摆出1根小棒,一共是几根小棒?怎样列式计算呢?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学习连减
    1、出示挂图
    问:先有几只鸡?
    ①老师移动2只鸡,表示走了。
    问: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2。
    ②老师再移动2只,表示又走了2只鸡。
    问:又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
    ③问:谁能说一说这剩下的4只鸡是怎样算来的?
    问:那么也就是说是几减几再减几?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8-2的后面接着写“-2”。
    2、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减”
    师:这道题是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两个部分,这就是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板书:连减)
    师:算式读作8减2再减2。
    3、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师:连减的算式怎样算呢? 谁能根据连加的计算顺序,说说这道连减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计算过程
    师板书:在8-3下面划一条横线写上5,在5和2的下面划横线,相减得3。
    指名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再出示海鸥图片,以此为例讲述连减。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连减的运算方法与过程。
    4、做一做:
    学生摆圆片,摆出9个三角形,先拿走5个,再拿走3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
    5、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你用连加连减来计算的问题?
    巩固练习
    1、练习十四的第1题。
    2、练习十四第2题。
    分步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图意,将算式补充完整。
    3、练习十四的第4题。要求:仔细观察,弄清图意,填空并计算。
    学生先说题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填在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4、练习十四的第5题。说一说各题应把哪个数记在脑子里。直接说出各题得数。
    5、做: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口算,初步体会到了计算的变化。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会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口算和计算能力。这节课的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下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同学们课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先梳理,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把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和方法牢牢的掌握,多练、多算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板书
    第4节 连加连减
    1、学习连加
    连加的含义: 一个数加上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叫连加。
    现在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在吃米?
    6+2+1=9(只)
    2、学习连减
    连减的含义:从1个数里先去掉一个部分后,再去掉一个部分,也就是连续去掉 两个部分,这就是连减。
    还剩多少只小鸡?
    8-2-2=4(只)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5: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