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高中美术鉴赏《现代雕塑》教案
内容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现代雕塑》教案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出国留学网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现代雕塑》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特点,由于西方雕塑的引入,对传统雕塑经验的研究与继承。
    2、从城市大型雕塑的兴起,了解大型纪念性雕塑的艺术语言特点。
    3、通过对部分架上雕塑作品的分析,了解雕塑对不同材质的运用和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大型雕塑与架上雕塑不同的艺术语言特点。
    2、结合实际,对当地公共性雕塑作品的主题、表现特点,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组织讨论,以加深对大型雕塑特点的了解。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乡有哪些雕塑?你在哪见到有雕塑?他们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二、新课:
    1、初步了解20世纪中国雕塑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原因:传统雕塑发展的断裂,西方雕塑观念和表现技法的引入。
    2、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3、鉴赏:大型泥塑《收租院》
    播放图片投影,引导讨论,为什么说《收租院》是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成功试验?
    小结: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群像与收租环境浑然一体,收租情节与人物心理刻画惊心动魄,集中地再现出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压迫,迫使他们走向反抗道路的历史事实。在这组作品中,写实风格和泥土材料的运用颇为恰当,中、西雕塑技巧的融合也达到了和谐统一的效果。
    4、架上雕塑
    你最喜欢哪个雕塑?它有什么雕塑语言特点及吸引你的地方?
    了解王合内(1912年—2000年)(女),原籍法国。1955年加入中国国籍。1929年入法国尼斯国立学校专攻雕塑,1933年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雕塑系深造。1937年在巴黎与中国留学生王临乙结婚后来华定居,抗战时期,颠沛流离于江西、湖南、云南、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定居北平,任教于北师大,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长动物雕塑,作品有首都机场广场雕塑《中国人民欢迎您》、《小鹿》、《小马》、《猫》等。
    5、城市雕塑创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兴起、意义、成就与问题。
    师引导学生交流,在指名发言。
    三、小结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题、创作方式和艺术经验。
    大型泥塑《收租院》对中西雕塑技法结合的试验。
    四、布置课外思考
    高中美术鉴赏《现代雕塑》教案二
    教材分析:
    传统雕塑的衰落,从而促进了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及动态雕塑、软雕塑,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面。尤其是架上雕塑《艰苦岁月》《邓小平像》及城市雕塑得到进一步发展。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雕塑的特点和精华。
    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知识面的差异不同,对事物的欣赏也不同。因此,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雕塑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融入美术专业知识。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现代雕塑。
    2、结合实例了解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特征,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现代雕塑艺术特征,创作思维。
    教学难点:区别架上雕塑与室外大型环境雕塑的特征。
    教学关键:联系实际,总结现代雕塑主题思想教学分析:突出学科特点,发挥视觉艺术功能,以典型作品为例,结合实际,突出思想性,艺术性,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看图中这时什么地方的雕塑?(老虎滩《群虎》)再看这是什么时期的雕塑?(《马踏匈奴》古代雕塑)比较现代雕塑与古代雕塑不同特征。引入现代雕塑。
    三、讲授新课
    ㈠发展概况:中国传统雕塑发展到近世宗教雕塑衰落,民间小型雕塑兴起,但未形成主流。辛亥革命前后到欧美学习,促进中国现代雕塑发展。进入80年代后,中国雕塑在艺术观念、表现手法、工艺材料等方面出现多元文化发展局面。
    ㈡大型纪念碑雕塑
    ⒈《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记载虎门销烟至全国解放百年革命斗争史。
    ⒉真实反映历史史实
    《收租院》采用真实场景。早期中国现代雕塑代表,充分利用写实手法,中西融合,被誉为中国雕塑史上的革命。
    ⒊架上雕塑:
    《艰苦岁月》潘鹤
    《日日夜夜》张得蒂
    《邓小平像》程允贤
    ⒋城市雕塑:
    ⑴名人纪念性雕塑
    ⑵园林雕塑
    ⑶街景雕塑
    ⑷城标雕塑
    ㈢过程:架上雕塑与大型室外雕塑不同特征(环境置换)
    架上雕塑:学术性、探索性较强,展于小型展馆又室内欣赏功能。
    城市雕塑:有鲜明影像及演绎性、环境性,生活性相配合,对主题确立、形象设计、材料运用、体量高度都与环境密不可分。
    四、结合实际,浅谈现实环境中的雕塑。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美术教案 |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高中美术教案 | 高中美术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6: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