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美丽的印纹》教案 | |||||||||||||||||||||
内容 |
《美丽的印纹》教案(一) 教材简析: 本课第一课时通过不同物品的印纹游戏,使学生体会印纹的形式美感,并通过添加创作成画;第二课时通过简易的自制图章,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初步进行印纹练习,让学生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2、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用手、树叶等印出的印纹的肌理效果,并有意识的进行画面组织。教学准备:教具:范作数幅、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能盖印的东西。学具:白纸、水粉颜料、水彩笔、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回忆冬天玻璃窗上布满水汽时用手在上面印手印的快乐情景。教师用大拇指蘸颜料在白纸上印出一个指印,再用水彩笔添画几笔,使其成为一个正在打球的小孩, 导入课题:美丽的印纹(板书具有纹理的字)。 二、发展阶段 1、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纸,让全班学生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上台用手按印。让学生体验印的乐趣。并让学生简单的表述自己手上纹理的特征及手蘸色彩、按印的感受。 2、找找身边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印出漂亮的印纹?试着在自己的纸上印一下。通过尝试敲印找到出现纹理效果的原因——物体上凹凸不平的表面造成了神奇的效果。 三、创作阶段 分小组合作,用手、树叶、瓶盖等进行印纹练习,注意色彩的协调及疏密的安排,还可以用水彩笔将印纹略作添加,或加上彩纸剪贴的物体,成为一幅幅有趣的画。 教学要点: 1、是否发现物体上的纹理与敲出的印纹之间的关系。 2、能否简单的运用敲印的方法组织画面。 3、能否团结合作、注意卫生。 四、展示 每组作业,引导观摩,让学生谈谈观摩感受并表达出来。 五、收拾与整理 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习自制简易的印章,并进行拓印,感受造型的乐趣。 2、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教具:小五星、小红花等学生熟悉的印章。瓶盖、卡纸、剪刀、双面胶、印泥。 学具:瓶盖、卡纸、剪刀、双面胶、水粉颜料。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看看自己本子封面上老师给盖的小红花,思考:这种印纹和上节课我们印的印纹有什么不同?这是怎样产生的? 2、学生传阅小红花的印章,仔细观察、探究,找出其产生纹理的原因。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带领学生用厚纸片制作简易的印章。先制作一个只有一层的印章,如月亮、红旗。制作方法是在硬纸上剪出外形,再粘到瓶盖上。将自己制作的印章蘸上印泥盖到黑板上的大纸上。组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在大纸上盖一个有重叠效果的印纹,启发学生想一想这样的印章怎样制作。可以几个人商量一下,先试验着做一个。 3、通过讨论、总结找出最简单的做法——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先剪出物体的大轮廓,再剪出图形中所需要的小部件,随后粘贴,要注意纸片厚薄的变化,最后注意图案在图章中构图要饱满,从而产生丰富的图案形象。 三、创作阶段 小组合作,制作一枚利用纸片的重叠制作的图章,然后各组将自己的图章盖出的印纹剪下来,在黑板上的纸上拼贴出一幅大画。再用画或剪贴的方法进行美化装饰。教师指导评价要点 图案在图章中的构图是否饱满;印纹是否清晰;是否做到团结合作;卫生保持的情况。 四、举一反三 出示用磨印的方法制作的彩纸,简介磨印的方法,鼓励学生回家找找生活中凹凸不平的物品,通过磨印的方法制作有美丽印纹的纸,用到以后的艺术创作中。 五、整理、打扫卫生。 教学札记: 在自制小印章时,一、一的一位同学将数学学具盒里的一枚花形的圆塑料片粘在瓶盖上,蘸上颜色盖出了小红花。我趁机表扬她善于发现美,并鼓励同学们比一比谁更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结果学生找到了许多有凹凸花纹的东西贴到瓶盖上作印章。我又鼓励他们用硬纸剪小部件贴上使其成为有层次的印章,这样一些本来不明白怎样使印章“有层次”的学生一下子便搞清楚了制作原理。 《美丽的印纹》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用手、树叶等有纹理的物体进行沾印,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世界中各种各样的纹理。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感受。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利用敲印的表现手法,促使其对由于底面不平而产生印纹的美观从而感受形式美感。通过实践,学习操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体验造型乐趣并获得视觉和触觉的感受,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物着眼,引发学生兴趣、产生学习乐趣、激发学生潜在的丰富想象力。全面发现美丽的大自然与生活的紧密关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探究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用手、树叶等印出的印纹的肌理效果,并有意识地进行画面组织。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自制印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让他们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策略: 本课是“版画系列”中的一节,只是使学生认识身边的机理美感、学习简单的拓印技巧的版画起始课。本课为学生提供了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发现凹凸不平的材料质感,并能用工具采集下来,体会整个过程的经历,提出或总结一些问题和经验;利用采集到的机理效果,展开想象,作添加,制成新的作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原动力,特别是对于初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尚未形成,只有激活他们的兴趣才能使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通过教师的操作示范、学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纹理拓印的简单方法和步骤。在初步体验印纹美感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把印纹与其他事物的形象相联系,大胆将单个拓印的印纹,进行随意排列或者有规律地进行排列组合,然后添画造型,在创作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自我表现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美术教案 |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美术教案 | 一年级美术教学计划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