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教案 |
内容 |
《乌鸦喝水》教案(一)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4个词语,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鼓励学生遇到困难要积极动脑,设法解决。 教学重点: 重点:读准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字,准确掌握找、看、放、升的字形。理解到处、升高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提示生字音、形、义的联系,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字形。 课前准备: 1.一幅画有瓶子、小石子、大石块和草叶的背景图及一只头可以活动的乌鸦(可用破硬纸板做)。有条件的可准备一个与插图相仿的玻璃瓶,瓶子里装好半瓶水,一堆小石子。 2.分别抄录4段课文的4块小黑板。 3.生字卡片。 4.让学生留意观察或做一做:一只装满白开水或饮料的杯子,加入一些冰糖,水会怎么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端正地拿书,专心看书,认真听读。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续,句子不读破。读完后给课文第一段标上序号。 三、以读为主,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段。 (1)乌鸦为什么要喝水呢?谁来读一段?(出示课文第一段) (2)“渴”是个生字,再读两遍。想一想,“渴”为什么是“氵”? (3)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点拨:一个人淌了很多汗,太阳又火辣辣地照着,感觉很渴。想想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谁愿意表演给大家看看? (4)乌鸦跑了许多地方去找水,真着争啊,谁愿意再读读第一段?注意“找”是翘舌音,全班多读两遍。 (5)他读出了乌鸦着急的样子,全班读一读。 2.学习第二段。 (1)这时,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多高兴啊!谁来读一读这句?“瓶”是后鼻音,再读一读。(出示第二段课文) (2)“看”是生字,再读几遍。我们有时为了看清远处的东西,会这样做:(老师手搭凉蓬做出远望动作),所以这个生字可以用什么好办法记呢? (3)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里有水,可是,乌鸦喝不着水,这是什么原因呢?谁业读第二句? (4)学生观察插图或实物,想象或演示乌鸦把嘴伸进瓶口喝不着水的情景。乌鸦多着急啊,谁再来读这句? (5)谁来读最后一句,注意“怎”和“呢”读音,多读几遍。 3.学习第三段、第四段。 (1)请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三、四段课文,想一想,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2)请学生个别朗读三、四段课文。(出示三、四段课文) (3)教师引读:乌鸦想出的办法是_学生接读第四段。 (4)乌鸦把小石子怎么放进瓶子里的?谁来演给大家看看?学习“放”,启发学生自己分析字形。 (5)引导学生观察:随着投放石子的增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学习“升、高”,“升”就是升旗的“升”,“高”就是“高矮”的“高”。 (6)演示乌鸦喝着水的情景。乌鸦多高兴啊,请学生读最后一句。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 1.个别读,齐读全文。 2.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3.描一描生字,记一记“找、怎、呢、法”的字形。完成课后练习2里4个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进行思维扩展训练 1.开展朗读竞赛,朗读全文。 2.假如你是这只小乌鸦,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喝到吗?鼓励畅所欲言。 二、复习,完成课后练习,适当补充拓展练习 1.继续完成课后练习2。 2.完成课后练习3。先自由读词语,再指名读,最后抄写。 3.用“找、看、放、升、高”进行扩词练习。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同学们说的词。最后挑几个词让学生抄下来。 三、说话训练 请同学用自己的话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一讲。 《乌鸦喝水》教案(二)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狐狸对乌鸦的三次说话,乌鸦是怎么做的。并理解“谗”,“得意”的意思。 2、通过学习课文,从狐狸的好话,乌鸦的受骗上当,使学生懂得喜欢听奉承话容易受骗上当的道理。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狐狸的三次说话。 重点: 理解狐狸的三次施计和乌鸦的三次反应。 难点: 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一边看黑板的图,一边听第一自然的录音。 1、问:通过听和看你知道了什么? 2、再听录音二,三自然段: 边听边想:[出示投影片] 1、乌鸦为什么很高兴? 2、狐狸看到乌鸦嘴里的肉后怎么样了?它心理会想什么? 1、问:乌鸦为什么很高兴?(让一学生读) 2、乌鸦在高兴,得意洋洋的时候,被狐狸看见了,狐狸看见那片肉后它怎么样了? 3、谁能说说“谗”是什么意思? (读一读该段,读出“嘴谗”的感情) 二、学习四——八自然段 (一)自由朗读四—八自然段,边读边想: ①、狐狸说了几次话?都说了什么?(用“——”划出) ②、乌鸦又是怎么做的?(用“00”划出) 1、问:狐狸说了几次话?三次说话说了什么? 2、听了狐狸的三次说话,乌鸦每次有什么反应? 3、狐狸第一次说话前,“想了想”,它想什么呢? 4、狐狸说话时的表情是怎样的?而且用了“您,亲爱的“表示对乌鸦怎么样? (二)四人小组讨论,狐狸的三次说话该怎样读并各自在小组中试读。 1、谁来读一读狐狸的第一次说话?这次狐狸要和乌鸦表示友好,骗乌鸦开口,骗到了吗? 于是它接着又想到了什么? 2、所以,狐狸第二次又怎么说?这次成功了吗? 3、狐狸两次都不能骗得乌鸦开口,这次为了能让乌鸦开口,狡猾的狐狸要进一步骗乌鸦,这时狐狸又在想什么? 4、谁来读一读狐狸的第三次说话,是怎样的好听? (三)生:演示乌鸦的第一次反应 1、乌鸦怎么做的?它不做声在想什么? 2、(生演示第二次反应) 3、乌鸦这次有什么反应? 乌鸦看了狐狸一眼,又会想什么? 4、(生演示第三次反应)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怎么样了? “得意极了”可以换成我们学过的哪个词语? 乌鸦一得意,就忘记了什么? (四)四人小组各自扮演乌鸦和狐狸进行练习。 (自由读)(表演读) 小结:乌鸦听了狐狸一次一次的好话,终于怎样了? (投影出示:狐狸得手的一刻) (五)理解寓意: 1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 2乌鸦现在心理有什么感受? 3请大家教训,教训这只爱听好话的乌鸦,帮它改过吧! (我们做人也一样:贴寓意) 教学设想: 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听录音和挂图引入理解狐狸和乌鸦的关系,用美丽的图案,把学生带入故事情景中。 二、自主学,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我围绕狐狸骗乌鸦的三次说话及乌鸦的三次态度上的变化这一重态点。设计问题,让学生读读、想想、做做,找出狐狸的三次说话和乌鸦的反应。培养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发展其思维能力。 三、从读中理解课文,培养语感 本课语言夸张、有趣,读来琅琅上口。在指导学生读的方面,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先指导学生想象狐狸的心态、表情。想象狐狸会用怎样的语气去骗乌鸦,小组讨论读、个人读,并且在理解课文基础上表演读。让学生从读中理解狐狸如何三次施计骗乌鸦。从读中感受出狐狸的狡猾和乌鸦爱听好话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寓意。而且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课文,提高朗读水平。 四、创设说话情境,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了狐狸一次又一次施计后的想法。引导学生想象狐狸施计失败后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话。并且乌鸦对狐狸每次说话后想法,也让学生想象,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 五、步步深入,突破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意,在抓好三次说话上,我还设计了问题:“乌鸦现在心里有什么感受?”“请大家教训、教训这只爱听好话的乌乌鸦,帮它以后改过吧!”使学生在懂得寓意的基础上,深入体会到爱听好话的后果。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