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送行》教案
内容
    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送行》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送行》教案(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
    3、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发
    现并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丰富的送行文化,请同学们背诵古诗中有关送行的诗,
    然后激疑:这些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然而课文却
    把送行写成十分尴尬的滑稽场面,这样写真实吗?
    ——这一问题一定会引起同学们强烈的兴趣,这样顺势导入课文学习。
    二、预习交流
    1.同学们交流本课生字词,然后教师投影一些生字词,与同学们相互交流。
    2.交流有关文学常识,教师加以补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小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并思考下列问题: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人送行有什么不同?
    (2)你从两种不同的送行中体会到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3)在阅读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问题请提出来。
    2.指名学生评价朗读,并展示朗读。
    3.学生回答思考题(1),教师板书。
    4.学生结合课后练习四分小组讨论思考题(2),发现共同之处,初步体会本文主旨
    5.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总目标,“疑为学之始”,意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
    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由此引出学生对思考题(2)的回答与讨论。
    (1)通过阅读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让同学们共同解决。
    (2)(2)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
    (3)分小组选择一类题,由其它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做适当的启发、点拨。
    (4)最后交流讨论结果。
    四、小结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继续发现问题,同桌之间讨论。
    2.预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主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并体会其作用。
    2.品味文章对勒罗为人送行角色的刻画,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3.通过品味语言了解幽默的内涵及作用,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教学目标3。
    一、 复习导入
    思考:(1)全文都写了谁的送行?送行对象分别是谁?
    (2)这两种送行在送别目的、送别场面、效果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回答,引出新课的学习。
    二、文章写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都能动真情,找出文中刻画勒罗为人送行的细节的句子,体会勒罗为什么能成功?
    (1)学生仔细阅读勒罗为人送行的段落,勾画出描写送行细节的句子。
    (2)仔细品味这些句子,体会勒罗表达的是不是真情实感?
    (3)讨论勒罗的成功说明了什么?深入品味文章主旨。
    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补充板书。
    三、从文章结构设疑,学习本文铺垫的写法及作用。
    设疑: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送行活动中虚应故事的尴尬,第二部分写勒罗送行的精彩演出。这两部分的关系是什么?能不能把第一部分删去?为什么?
    学生展开讨论,明确铺垫的手法及作用。
    四、学习本文幽默的手法——不动声色。
    (1)通过语言品味本文的幽默,找出你认为幽默的语言加以体会。
    (2)除了语言,你觉得本文还有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说出来共同品味。
    (3)试想:这种幽默的写法有什么效果?
    学生体会幽默的内涵及表达效果,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幽默,并从中感悟生活哲理
    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幽默的事物,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生活哲理
    五、小结本文内容。
    六、作业:
    1. 选择性地完成《学习指导用书》。
    2.课外收集幽默性的散文,在同学之间交流。
    板书设计:
    局促不安
    有真情而不懂表达
    我们送行的朋友  说多余的话 结果事与愿违 人与人需要沟通
    强作欢颜
    对比:渴望真情实感
    感人的表情 扮演的送行者
    勒罗送陌生的小姐 给予最好的忠告  却能触动真情热情地说
    《送行》教案(二)
    导入新课
    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送别也是不尽相同的。
    请同学们来欣赏几幅送别的画面。
    1.第一幅画面:太子丹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荆轲将酒一饮而尽,将酒盏一摔,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一个悲壮的送别。
    2.第二幅画面:当一对有情人“君向萧湘我向秦”时,他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一种充满哀伤的送别。
    3.第三幅画面:当唐代大诗人王勃在路口为好友送别时,没有眼泪,只有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充满豪情的送别。
    这就是中国文人笔下的送行。虽然送行的对象不同,虽然离情不同,但都十分感人。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个送行,这是英国著名作家比尔博姆的《送行》,让我们看看在一个非常讲究礼仪的国度,他们的送行如何?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九课,我们一起走进送行。
    二、走进送行
    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认快速浏览课文:
    1.根据课文内容,概括文中的两个送行。
    2.请同学们快速从文章中找到集中描写两个送行场面特点的语段。划出文中最能体现两次送行特点的词语,并说说作者是怎样突出这两个场面特点的?
    文章写了两个送行,“我”为老朋友送行十分尴尬,十分拘谨;而勒罗为素不相识的朋友送行却十分出色,十分感人,真是令啼笑皆非,令人深思啊!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现在市场有一本十分畅销的书《细节决定成败》,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注意细节,而本文的作者也正是抓住了细节描写才把两个场面描写的如此成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成功运用细节描写。
    三、情感驿站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我对朋友有没有真情,从文中何处可见?
    2.勒罗的眼泪中有没有真情?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1、有。第2节中“朋友越亲,。。。。。。与送别场合的隆重以及我们感情的深度恰成正比。”真情体现在课文第3节中“虽然朋友不让我去送但我还是去送”,第5节中饯行;第6节中尴尬的送行。
    小结:觥筹交错间我们看到了真情,悬想倾诉间我们听到了真情;强颜欢笑、故意做作、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笨拙可笑亦是朋友间的友情的体现。
    朋友渴望真情,“我”拥有真情,可是送行的场面却如此尴尬,因为我不能像勒罗那样用多种方式来表达情感、笨拙的表现。而勒罗是在为一位素不相识的美国小姐送行,是为了工作需要才来送的,那么勒落在送行中有没有真情呢?
    预设:
    有: 课文15节中讲到:“你没瞧见我眼中的泪水?liuxue86.com它们不是我硬挤出来的。”
    没有:1、素不相识的人怎么可以半个小时之内就有真情呢?所以应该是虚情假意。 2、勒罗曾是一个优秀的演员,所以他很快就会入戏。
    明确:金钱未必能买来真情,但不等于说有了金钱就没有真情;眼泪不一定代表真情,但眼泪是真情的流露。从文中“没有感情是演不出戏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勒罗是有真情的。
    四、淘金网吧
    美国小姐花了25美元的就使自己孤独的心得到了慰藉,赢得了车警的尊重,并获得了勒罗的真情,我们能从勒罗身上学到什么?
    1.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2.敬业、乐业
    3.学会理解别人
    4.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5.对待别人要有真情
    6.对待工作要有敬业,才能成功
    那位美国小姐,当 她坐着火车回到家中,打开手提包,一张精美的卡片呈现在她的面前,卡片上写了什么?请同学们猜猜看,并把猜想的结果写在卡片上。
    要求:50字左右,语言力求精美,富有感染力。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23: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