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6年小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  )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分科课程
    3.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  )
    A.班主任
    B.学生干部
    C.校长
    D.全体教师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
    A.评价功能
    B.选择功能
    C.决策功能
    D.指导功能
    6.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  )
    A。《论语》
    B.《大教学论》
    C.《雄辩术原理》
    D.《学记》
    7.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是(  )
    A.相对评价法
    B.绝对评价法
    C.个体内差异法
    D.自我评价法
    8.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的是(  )
    A.培根
    B.梅伊曼
    C.拉伊
    D.夸美纽斯
    9.主张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孔德
    C.涂尔于
    D.卢梭
    10.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11.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一阶段是(  )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
    12.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依据是(  )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的呈现方式
    D.作用的目的
    13.特别重视强化作用的教学理论流派有(  )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14.明确地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夸美纽斯
    15.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有(  )
    A.专业品质的提升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精神的形成
    D.专业理想的建立
    E.专业能力的发展
    17.教学策略的特征是(  )
    A.调控性
    B.灵活性
    C.层次性
    D.指向性
    E.操作性
    18.农业社会的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有(  )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C.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D.教育的终身化
    E.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9.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
    A.师范教育
    B.新教师的人职辅导
    C.在职培训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E.自我教育
    20.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
    A.从做中学
    B.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
    C.教育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
    D.教育即生活
    E.学校即社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师生关系
    22.课堂教学设计
    23.观察
    24.教育制度
    25.行动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2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28.实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29.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30.简述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32.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解析]略
    2.【D】[解析]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分科课程。
    3.【A】[解析]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4.【C】[解析]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5.【A】[解析]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6.【D】[解析]《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7.【C】[解析]个体内差异法是指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8.【A】[解析]略
    9.【D】[解析]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等。
    10.【C】[解析]略
    11.【B】[解析]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三个阶段的发展,其第一阶段是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12.【A】[解析]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3.【B】[解析]略
    14.【B】[解析]略
    15.【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C、D、E】[解析]略,见指定教材(P118)。
    17.【A、B、C、D、E】[解析]略,见指定教材(P197)。
    18.【A、B、E】[解析]略
    19.【A、B、C、D、E】[解析]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师范教育、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
    20.【A、D、E】[解析]针对传统教育使学校教育同儿童现实生活经验相割裂的问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针对学校与生活隔离的问题,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强调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使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互连接、相互影响。针对传统教育惯用的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主张教学从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出发,让儿童主动地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22.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并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23.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
    24.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5.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答:(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2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答: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包括:
    (1)大学和高等学校。
    (2)中学。
    (3)小学。
    (4)初级中学。
    (5)职业中学。
    (6)高级中学。
    (7)短期大学和大学。
    (8)幼儿教育机构。
    (9)研究生教育机构。
    (10)成人教育机构
    28.实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2)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29.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答:(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30.简述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1)观察法(最常用)。
    (2)作品表现法。
    (3)表演评价法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答:建设和管理班集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确定与实施是班集体管理的基本要素。班级目标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体成员的学习目标。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
    ①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向导,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标。
    ②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工作、班级日常活动体系。
    ③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④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目标。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①科学地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②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③重视班级管理角色。
    ④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①协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
    ②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③班主任要协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④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①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②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活动类型要丰富多彩,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④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①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②营造社会化环境。
    ③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④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⑤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2.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答: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系统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即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
    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是局部的,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
    第一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第二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的准绳。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出现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如果超越了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毕业生,而国家经济发展又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这些毕业生在国内无法就业,造成社会压力,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就可能流向国外,这是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不但没有多大作用,而且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次,劳动者的素质应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提高受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出现负向功能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的异常条件多造成的正向功能的受阻和障碍。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负向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正确认识并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向功能,增强正向功能。
    
教师资格证题库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教育学资料 教育心理学资料 综合素质资料 教育知识与能力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17: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