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城市名片】台湾戏曲文化 |
内容 |
【城市名片】台湾戏曲文化 戏剧是我国历史中的一种传统的文化,也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很多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粹被人们所忽视,戏剧也是其中之一。现代人喜欢传统戏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戏剧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属于台湾文化的戏剧艺术。 台湾戏剧起始于清朝,大体而言,18世纪之前以南管戏为代表,18世纪后,北管戏将之取代。台湾日治时期,南北管戏曲仍继续盛行,也产生歌仔戏、客家大戏、新剧及布袋戏等新戏种。1950年代之后,除歌仔戏及布袋戏仍维持一定盛况外,其余台湾传统剧种发展都渐趋没落。直至今,台湾戏剧几乎以现代戏剧为大宗。 现代戏剧 1980年代为台湾现代戏剧的突破瓶颈期,不过因为种种因素,成为台湾戏剧主流的台湾现代剧至今仍有违常态地并没有通俗的基础,至今在台湾,仍没有“进剧场看现代戏剧”的普遍社会现象。若再细分,今台湾戏剧的根基时发展于1986年~1996年。在此十年,台湾现代戏剧创作不但开始使用影音记录立于流传,也让台湾现代戏剧从小众发展为大众,从公议题辩论迈入自我省思的重要时期。 而其中,又以赖声川、金士杰、李立群、阎鸿亚、黎焕雄、刘守曜、田启元、魏瑛娟、符宏征、王荣裕、彭雅玲、王嘉明、李小平、林启星、王小棣、吕柏伸、陈姿仰、许瑞芳、傅裕惠、李国修等人或演或导的成绩最令人瞩目。 布袋戏 1980年代后期,由于台湾政府大幅解除国外媒体限制,台湾传统布袋戏发展渐渐受到台湾境外传入的娱乐文化影响,外台戏的野台戏戏团数量从全盛的千余团萎缩到三百余团,其中且多为非实际演出的挂名剧团。因为观众减少,就连有专属后场之布袋戏团演出机会也锐减,营运上更多为赤字。虽然如此,但仍有些有心人以学校社团等形式经营,努力保存传统布袋戏文化,其中李天禄与钟任壁等传统布袋戏艺师为此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歌仔戏 歌仔戏(发音:歌子戏),是20世纪初叶发源于台湾的传统戏曲,中国亦称之为芗剧。歌仔戏以掺杂文言的闽南语为主,让社会大众也能接触文雅词汇或忠孝节义故事,成为早期台湾社会重要娱乐活动之一。歌仔戏的雏形为宜兰地区的落地扫,吸收车鼓阵等元素,慢慢发展成小戏。而后又学习高甲戏、北管戏、京剧等各类大戏逐渐具备完整的戏曲形式。 经历日治时期皇民化运动及国民政府来台后推行国语运动压缩、扭曲了表演形式与空间,在历代艺人的努力传承下,在台湾本土化运动的推波助澜下,歌仔戏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 推荐阅读: 【城市名片】台湾民歌文化 【城市名片】台湾“汉唐乐府”文化 【城市名片】台湾妈祖文化 【城市名片】台湾小吃文化 【城市名片】台湾茶道文化 关于台湾奶茶的由来与传说 【城市文化】台湾结婚习俗 【城市名片】台湾服饰文化 【城市文化】台湾人饮食习惯与饮食特点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