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跳水》教案
内容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跳水》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跳水》教案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跳水》教案【一】
    一、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跳水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那么课文描写的是什么呢?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十分惊险的故事,你一定会被紧张的情节所吸引,并且从中得到启迪。
    二、教师范读课文
    思考:课文描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记叙了发生在轮船上的故事,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猴子把孩子引到了桅杆顶端,孩子陷入困境。船长在危急时刻,沉着、冷静,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1.读课文,学生字。
    2.利用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注意区分:“气急了”、“气极了”。
    四、检查自学效果
    1.读生词:
    一艘 放肆 胳膊 海鸥 瞄准
    风平浪静 摇摇晃晃
    2.提出容易写错的字:
    艘
    3.说说难理解的词语: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五、再读课文
    1.想想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件事情是怎样引起的?
    2.根据问题给课文分段:课文讲了谁跳水?他为什么跳水、跳水的结果怎样?
    学生可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由于水手们拿猴子取乐,这只猴子放肆起来,它摘走了孩子的帽子、很快地爬上了桅杆。
    第二段(3、4自然段)由于猴子的挑逗,孩子追猴子,孩子被引到桅杆顶端,陷入绝境。
    第三段(5、6自然段)在万分危急的关头,船长沉着镇静,果断地命令孩子跳入水中,孩子得救。
    3.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六、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跳水》教案【二】
    第一课时
    一、通读全文
    复习课文分段情况和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默读课文。
    思考:①这段写了什么内容?
    ②从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指导学生理解“放肆”,猴子为什么会放肆起来?
    (因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它做鬼脸,模仿人的样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又咬。)
    2.读句子。
    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为什么哭笑不得?)
    (猴子弄得孩子没有办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们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没办法,只能哭笑不得。)
    3.指导朗读。
    注意认真体会描写孩子和猴子神态、动作的词语。
    练习读→指导读liuxue86.com→指名读→同桌对读
    4.概括段意。
    三、学习第二段
    默读思考:
    1.孩子为什么会走到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去?(指导学生按顺序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句、关键词语谈自己的理解,可联系上文。)
    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再汇报,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话。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十分危险?指导学生理解以下两个句子。
    读句子。
    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孩子会不会失足?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孩子有可能会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讲,即使不失足,也难以回转身来,桅杆太高、太险。)
    3.当时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现?
    (从侧面衬托出事态的严重。)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当时事态的严重。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三段
    1.默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指什么时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这时是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上文讲孩子处境险恶,下文讲船长出来果断处理。)
    2.船长为什么要用枪瞄准孩子,命令他跳水?结果怎样?
    (这时,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来必然粉身碎骨。船长担心孩子不当机立断,所以一再提到“开枪”。)
    3.这段和课文题目有什么关系?作者要赞扬什么?
    (末尾回应课题,“跳水”是事情发展的结局。课文以解决问题的方法——跳水做题目,这既与故事情节的发展紧密相关、又突出了船长处事的果断。
    4.指导朗读、概括段意。
    二、再读课文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帽子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课文中的水手、猴子、孩子都是由于“取乐”而联系在一起的。水手拿猴子取乐、猴子拿孩子取乐,故事围绕着帽子展开。孩子丢开桅杆,放开绳子,走到桅杆上最高的横木,致使船长命令跳水。
    三、指导造句
    四、练习朗读课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8 13:5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