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7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一 |
内容 |
2017年二级建造师已经在开始备考啦!为帮助考生预习,留学网收集了2017年二级建造师《施工管理》考点,希望大家喜欢。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0标准体系构成 GB/T 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 28001—2011的总体结构及内容(参见教材P181) (1) 体系的总体结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内容:总要求-方针-策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是企业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实行事故控制的开端。 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实施的特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各类组织总体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目前,《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0系列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被各类组织普遍采用,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用于建立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作为其认证的依据。 其建立和运行过程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标准的结构系统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 (2) 标准强调了遵守职业健康安全相关法规 (3) 标准重点强调以人为本,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从而要求组织不断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水平。 (4) 标准的内容全面、充实、可操作性强,不仅要求组织强化自我约束机制,而且要求组织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度。 (5)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组织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强化组织内全体成员的安全意识,可以增强劳动者身心健康,提高职工的劳动效率,从而为组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6) 贯彻执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将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参与国际竞争 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1.《环境管理体系》GB/T 24000标准体系构成 环境是指“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P184 2.《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的总体结构及内容 P184图 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同,区别在于“策划”中的第1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强调“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而环境管理强调“环境因素” 3.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 (1) 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被各类组织普遍采用,适用于各行各业、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用于建立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并作为其认证的依据。 (2) 标准在市场经济驱动的前提下,促进各类组织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达到实现环境目标的目的。 (3) 环境管理体系采用的是PDCA动态循环,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思想。 (4) 标准着重强调与环境污染预防、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5) 标准注重体系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灵活性。 (6) 标准具有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应用原则 (1) 标准的实施强调自愿性原则,并不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2) 有效的环境管理需建立并实施结构化的管理体系。 (3) 标准着眼于采用系统的管理措施。 (4) 环境管理体系不必成为独立的管理系统,而应纳入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 (5) 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键是坚持持续改进和环境污染预防。 (6) 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必须有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责任以及全员的参与。 一、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1.建设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产品生产者的健康与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免受损失; 控制影响工作场所内员工、临时工作人员、合同方人员、访问者和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健康和安全的条件和因素; 考虑和避免因管理不当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2.建没工程施工环境管理的目的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 二、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1.复杂性 2.多变性 3.协调性 项目建设涉及的单位多、专业多、界面多、材料多、工种多,就要求施工方做到各专业之问、单位之间互相配合及协调性。 4. 持续性 项目建设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前期决策、设计、施工直至竣工投产,诸多环节、工序环环相扣。前一道工序的隐患,可能在后续的工序中暴露,酿成安全事故。 5.经济性 6.环境性 项目的生产手工作业和湿作业多,机械化水平低,劳动条件差,工作强度太,从而对施工现场的职业健康安全影响较大,环境污染因素多。 三、施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1. 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教材P186) (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 (2) 施工企业在其经营生产的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3) 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单位做好安全保护设施的设计; (4) 在工程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应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 注意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划分(P187) (5) 应明确和落实工程安全环保设施费用、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费等各项费用。 (6) 施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必须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在现场工作期间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7) 现场应将生产区与生活、办公区分离,配备紧急处理医疗设施,使现场的生活设施符合卫生防疫要求,采取防暑、降温、保温、消毒、防毒等措施。 (8)工程施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应遵循下列程序: 2. 施工环境管理的基本要求 (教材188)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困家标准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建设工程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工程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 任何单位不得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 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领导决策 2.成立工作组 3.人员培训 4.初始状态评审 5.制定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6.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 7.体系文件编写 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三个层次。体系文件的编写应遵循“标准要求的要写到、文件写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有效记录”的原则。 8.文件的审查、审批和发布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了解) 1.管理体系的运行 (1) 培训意识和能力 (2) 信息交流 (3) 文件管理 (P190详细内容) (4) 执行控制程序 (5) 监测 (6)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7) 记录 2.管理体系的维持 (1) 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施工企业对其自身的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 (2)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是由施工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对管理体系的系统评价 (3) 合规性评价 合规性评价分公司级和项目组级评价两个层次进行。 项目组级评价,由项目经理组织 公司级评价每年进行一次,由管理者代表组织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