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2】 | ||||||
内容 |
中学教育学讲了一些什么考点呢?教材中的内容你都熟悉了吗?如果没有弄清的,或者中学教育学试题不会做的,可以来看看本文: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2】,跟着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来了解一下吧。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 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的课程是( )。 A.国家课程 B.学校课程 C.地方课程 D.拓展课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学校课程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而且师生可以积极参与,又富有特色。 2 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 )。 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由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可知。 3 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参考答案:B 4 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5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 A.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6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是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 )提出来的。 A.互补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关键期不同于其他时期,反映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7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可以互相补充。 8 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动机具有激活、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所谓的激活功能是指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 9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技能型课程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研究型课程从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到实施及得出结论,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做,注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10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习”和“温”是复习、巩固的意思,因此体现的是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 频道推荐: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教育目的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教育与文化 2015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学生与教师 2015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真题及答案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