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鬼是一棵矮杉树》教案 |
内容 |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鬼是一棵矮杉树》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鬼是一棵矮杉树》教案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北师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鬼是一棵矮杉树》教案【一】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明确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2)通过探究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体会人物心理变化和人物品质。 (2)通过默读了解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战士来头勇挑战自我、敢于战胜自我的精神,懂得世界上根本没有鬼,要崇尚科学,破除迷信。 重难点、关键 阅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明确文章中蕴含的道理。 通过探究,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谈自己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独自睡觉时的情景。 2、有一个小战士,也和你们一样,怕黑,以为有鬼,甚至吓的尿了裤子。 二、速读课文边思考,边做标记 1.来头为什么怕“从小怕鬼”? 2.那一次来头吓得尿裤子是在什么情况下? 三、讨论,交流 1、因为来头小时候在财主家放牛时,厨子老宽总是在夜里对来头讲鬼故事,讲得活灵活现,听得直起鸡皮疙瘩,所以来头从小怕鬼。 2、是一个人在夜里独自站岗放哨时尿裤子,因为当时周围有鬼,所以吓的。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和脉络 1、找出文中一个用来隔开两件事的表明时间的词语。(“过了没几天”) 2、讨论课文的顺序和分部分。 五、突破难点,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1、自由liuxue86.com读文,划出文中描写来头心理活动的语句。 2、联系自己比较,如果当时是你在坟地的话,你会怎么样? 六、体会文章中写得妙的其他语句、词语 1、根据学生找句来进行交流汇报。 2、“来头不吭声,脸红了大半片。” 七、指导改变顺序来改写故事 1、出示课后问题2。 2、讨论 八、课堂总结 谈谈本课给你的启发。 《鬼是一棵矮杉树》教案【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世间并没有鬼,要消除自己的紧张情绪,同内心的“鬼”做斗争。 2.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重点难点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了解来头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3.懂得人要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 〈三〉教法选择 教无定法,妙在得法,贵在授法。针对本课的教材,依据课标,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激趣诱导, 重点突破,指导朗读,引导评价作为课堂的主线,将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时间由学生支配。 〈四〉学法指导 1.整体感知:带着课后重点问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自主学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边读边思考,也可边读边做批注,确定自己的知识观点,进行个性化学习。 3.合作探究:自由结合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梳理自己的知识点。 4.集体完善:将本课知识点进行汇总,集体交流进行不断完善。 5.朗读体会: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体会来头的语言、心理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对来头作出全方位的评价。 〈五〉谈话导入,提出要求 1.晚上的时候,你一个人在家里害怕吗?为什么害怕?说一说。 2.有一个小战士叫来头,他也非常胆小。有一次,他一个人值夜哨,对他来说发生了非常可怕的事,你们想 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吗?一起来学习《鬼是一棵矮杉树》,你就会明白。(板书课文题目) 3.出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结合下面的问题学习课文,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来头是个怎样的战士?你喜欢他吗?说说理由。 (2)课文按时间的顺序记叙了来头两次值夜哨的经历,两次值夜哨的经历有什么不同? 〈六〉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圈画出有关句子,找出不明白的句子,做上记号。 〈七〉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来头第一次值夜哨时,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来头第二次值夜哨时,变成了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结合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的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完善板书。 第一次值夜哨-----胆小、恐惧、怕鬼 来头 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第二次值夜哨-----勇敢、自信、坚强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本文,解决下列问题。 (1)你喜欢来头吗?为什么? (2)填一填,说一说。 第一次值夜哨时,来头是个 的孩子,因为他 ;第二次值夜哨时,来头是个 的孩子,因为他 。 (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想一想,为什么来头会有这样的变化?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因为来头战胜了自己心中的疑虑和恐惧。) 5.启发学生思考:学习完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世界上并没有鬼,我们要战胜自己心中的恐惧等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世界上并没有鬼,有的只是自己心中的“鬼”,去除你心中的恐惧,会使你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强! 〈八〉拓展延伸 1.你平时最害怕什么?谈一谈为什么怕?学习本课后,你打算如何战胜你所怕的东西? 2.现实生活中迷信的东西有很多,特别是新兴起的网络迷信——将迷信与科学技术嫁接在一起,为迷信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你知道的这类迷信有那些?如果你遇到这类情况,你打算怎么做? 3.顺序是指按事情的发展,由前到后将事情的经过记叙下来的一种写作方法;倒叙则是先讲故事的结果,再说出事情的经过;插叙是指在记叙的过程中,穿插进去一些与事件有关的内容。根据上面介绍的三种写作顺序,如果由你来改写课文中的故事,你还可以怎样安排材料和顺序?课下试一试。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