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内容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
    教学内容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共几课时
    共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初步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资源
    PPT,《奔马图》,有关徐悲鸿的资料
    预习设计
    1.预习课文。
    2.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完成《练习与测试》17页一、二、三部分。
    4.查找徐悲鸿的相关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一、走进课文 (五分钟)
    1.欣赏《奔马图》
    学生简要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徐悲鸿的资料
    2.预设:
    “励志”是什么意思?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3.预设:
    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怎么励志学画?
    结果呢?
    二、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3
    预设:《一课一练》第一部分:绘画 、 错误、成绩、房租、购买、疲倦、震惊、陈列
    《一课一练》第三部分:
    1.虽然……但是……
    2.因为……所以……
    朗读生字词语词语。
    预习作业1
    朗读展示。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9分钟)
    【学习单一】
    (1)默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2)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方法。
    (3)自学时间:5分钟
    预设:
    1——3自然段:为什么学画。4——6自然段,怎么学画。7——8自然段学画的结果。)
    5. 预设: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达仰很喜欢徐悲鸿,引起了外国学生的嫉妒,对徐悲鸿不礼貌,徐悲鸿被激怒了,于是励志学画。
    【学习单二】
    1.请同学们用上这些关键词,自己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桌之间互相练说。
    时间:五分钟
    预设:徐悲鸿向达仰学画时,引起一个外国学生的嫉妒,他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整个画界,令外国学生感到十分震惊,为中国人长了志气。
    第四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板块一:名画导入
    1.出示徐悲鸿的《奔马图》。
    讨论:图上的马画得好吗?你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徐悲鸿为什么会画得这么好,你知道吗?
    2.板书课题,解题。
    看来同学们对徐悲鸿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励志”是什么意思?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板书三大问题
    板块二:预习检测
    预习作业3
    1. 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交流时请其余学生说说不同的答案。
    抽读词语。
    绘画 承认 疲倦 陈列 租房 一杯 购买 错误 成绩 励志 达仰 嫉妒 礼貌 临摹 省钱 犯错 泰山
    “疲倦”的“倦”是本课中最容易写错的字,你能给大家提个醒吗?(师范写)
    还有哪些字,你觉得难写的?可以提出来?(描红)
    预习作业1
    导学:
    1.指导长句中的停顿: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要求学生读长句子时,要注意中间的停顿,不能读破。
    2.检查长句子的朗读情况。
    边读边相机指导停顿方法,并标出停顿符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任务驱动
    完成学习单一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大组交流意见。
    5. 抓关键词概括段意。
    师:请孩子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抓关键词用一句话说说这几个自然段的意思。
    (在生的叙述过程中,师相机出示P33页的词语:嫉妒、礼貌、激怒、励志这四个关键词。)
    用相同的方法概括出后面两部分的内容。出示:疲倦、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
    6.概括课文内容
    (1)任务驱动:
    (2)导学。
    生练说之后再指名说。
    (3)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概括主要内容并不难,象这种写人记事的文章,我们只要找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抓住每一部分的关键词,用一句完整的话把它概括出来,再把这些话串起来就是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四版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抄写生字词并默写。
    熟读课文。
    ★★完成《补充习题》1-2题。
    教学内容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共几课时
    共三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
    3.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教学重难点
    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资源
    ppt ,补充材料
    预习设计
    熟练朗读课文,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复习反馈(6分钟)
    1.默写词语,集体校对。
    2.预设: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么励志学画?结果呢?
    板块二:品读课文(23分钟)学习第一部分
    【学习单一】
    1.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2.他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3.学习小组交流。
    时间:3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预设:
    (1)一名外国学生看不起中国人。
    (2)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学习第二部分
    【学习单二】
    1.课文的哪一小节概括地写了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
    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了徐悲鸿的奋发努力?默读课文的5、6小节,边读画出相关词句。
    3.学习小组交流。
    学习时间:4分钟
    学生自主学习。
    交流展示。
    预设:
    1.第四小节
    2.每逢节假日……一整天。
    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购买绘画用品。
    (1)比较句子
    过渡句,比喻句
    (2)星期天别人都休息了,而徐悲鸿却在——,过节时,其他人都享受节日的气氛,而徐悲鸿他却在——,他上午在画画,中午仍然在——,晚上依然在——,徐悲鸿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绘画中,这就是——“潜心”。
    (徐悲鸿的勤学苦练、有志气)
    (3)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只、一间、小阁楼、一杯、两片)
    (爱国精神、对艺术的追求)
    (4)(衬托)
    4. 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第三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板块一:复习导入
    1.默写本课词语。
    绘画 承认 疲倦 陈列 租房 一杯 购买 错误
    成绩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板书课题)上一节课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三个问题,谁来说说是哪三个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共同探讨这三个问题。
    板块二:品读课文
    (一)探究“为什么励志学画”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大组交流意见。
    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这句话中的“他们”是谁?
    “他们”原来是怎么看中国人的?
    “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从他的话中你看出什么?
    5.同学们,1919年徐悲鸿在法国留学的时候,我们中国贫穷落后,国内战争不断,经常遭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外国常遭人看不起……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读这一节。6.听了外国学生的话,徐悲鸿是怎样表现的呢?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呢?(有骨气、有志向)从徐悲鸿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什么?(爱国)齐读第3小节。
    (二)探究“怎样励志学画”
    过渡:的确,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第二大段。
    1.任务驱动
    2.巡视并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导学
    (1)比较句子。出示:
    (a)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b)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指名读两个句子,说说两句话有何不同?
    再读读这段话,有什么发现吗?
    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通常用来作比的两种事物之间都会有相似之处,徐悲鸿和马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过渡段。“从此”是从什么时候起?作者通过这个词把课文的前后联接了起来,这一段在这儿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称这样的段落为——过渡段。
    (2)第5小节。哪些词语突出描写了徐悲鸿奋发努力?(每逢、常常、一整天)谁来读一读?读着这些词,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男同学带着你们的体会,读好这一节。
    (3)第6小节。这一小节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生活清苦?
    他住的是——一间小阁楼。一到夏天,小阁楼是多么炎热,一到冬天,小阁楼又是多么阴冷,如果让你住在这样的小阁楼,你会怎样?徐悲鸿却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住了三年。
    他吃的是——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不是一餐如此,一天如此,而是“经常每餐”,如果你每天每餐都吃这些,你会怎么样?徐悲鸿却整整吃了三年。
    是什么让徐悲鸿宁愿过着如此清苦的生活呢?
    女同学一起读读这段话。
    (4)课文既然写徐悲鸿励志学画,为什么还要花大量笔墨写他的生活清苦呢?
    是呀,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徐悲鸿依然能够奋发努力,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齐读课文的4-6节,好好体会体会。
    4.学习构段
    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5. 同学们,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徐悲鸿学习的勤奋,生活的清苦,现在,不妨让我们再来欣赏徐悲鸿的作品,看看你又有什么感受?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部分。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爱国的名言。
    教学内容
    7.徐悲鸿励志学画
    共几课时
    共三课时
    第三课时
    课型
    讲读
    第几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
    2.体会外国学生的不同态度,培养表演能力。
    3.要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祖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
    教学资源
    PPT,名言
    预设计
    阅读《练习与测试》小书架上的资料。
    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
    板块一:复习检查
    预设:徐悲鸿向达仰学画时,引起一个外国学生的嫉妒,他立志成才,要为中国人争气。经过三年的勤学苦练,徐悲鸿以优异的成绩轰动整个画界,令外国学生感到十分震惊,为中国人长了志气。
    板块二:学习第三部分
    【学习单一】
    1.默读第7小节,用笔画出徐悲鸿所取得的成就。
    2.你觉得他是凭什么取得的这些成就?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预设:
    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就会取得成功。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4)十分惊讶,非常诧异
    A那位外国学生瞪大了双眼,嘴张得老大。那位外国学生目瞪口呆,还往后退了几步。那位外国学生嘴里连连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B因为他没想到徐悲鸿会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所以他非常震惊。因为他未曾料到徐悲鸿会有如此惊人的画技,所以他非常震惊。
    (5)
    虽有眼睛,却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徐悲鸿为了祖国勤学苦练用事实让他们消除了对中国人的偏见,重新认识了真正的中国人。
    板块三:总结全文
    预设:
    1.徐悲鸿你为了祖国勤学苦练,用事实让外国人消除了对中国人的偏见,我真佩服你。
    ……
    3.交流名言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嘱咐我的祖国。-----裴多菲
    板块四: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板块一:复习导入
    1.朗读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2.根据书上提供的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二:探究“励志学画的结果”
    过渡:徐悲鸿这么努力,结果怎样呢?读读课文的7、8小节。
    1.任务驱动
    2.导学
    (1)什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2)除了书上的这句话,你还能用什么名言警句来说明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3)如果你是中国留学生,你会对徐悲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那个外国学生,你会对徐悲鸿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你就是那个外国学生,你现在会怎样?“震惊”是什么意思?
    A谁能把“震惊”的表情描述出来?
    B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想想那位外国学生为什么会“震惊”呢?请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来回答。
    (5)出示外国学生说的话,指名读
    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
    外国学生这样说是为什么呢?一开始他的态度是怎样的?现在呢?
    男同学读第2小节,女同学读第8小节,感受一下他态度的变化。
    他的态度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呢?
    3.小结: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板块三:总结全文
    1.徐悲鸿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人,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学到这,你想对徐悲鸿说些什么呢?
    2.同学们,在人生和学习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偏见和嘲讽,但只要我们奋发进取,就一定能看到属于我们的那一缕阳光。
    3.很多名人也非常爱国,我们从他们写的名言中就能读出来。
    板块四: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
    完成《练习与测试》四、五两题。
    ★★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能想到那些俗语呢?想一想,说一说,并写下来。
    ★★★
    搜集一些类似的励志故事,与同学交流。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