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初三上学期语文预习:故乡 | |||||
内容 |
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同学预习好语文,下文特别准备了初三上学期语文预习:故乡,以供参考! 初三上学期语文预习:故乡 1、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1、重点: ⑴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⑵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⑴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⑵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秕谷 鹁鸪 颧骨 折本 潺潺 伶仃 恣睢 参考答案: 秕谷 (bǐ) 鹁鸪 (bó gū) 颧骨 (quán) 折本 (shé) 潺潺 (chán) 伶仃 (líng dīng) 恣睢 (zì suī)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 家景 无端 如许 鄙夷 展转 恣睢 景况 伶仃 愕然 寒哗 松松爽爽 参考答案: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 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 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 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上海2015中考语文"开放性答案"增多 评判标准难确定? 中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车窗抛物屡见不鲜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其实很简单?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