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                     情                     方                     式                  | 
            
                直接抒情                  | 
            
                直抒胸臆,直接出现喜、怒、哀、乐、愁、怨等情感词句。                  | 
        
        
            
                间接抒情                  |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 
        
        
            
                托物言志(象征)、托物寓理                  |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即事抒怀)                  | 
        
        
            
                借用典故(借典抒情、委婉含蓄                  | 
        
        
            
                表                     现                     手                     法                     描                     写                     手                     法                  | 
            
                对比                  | 
            
                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 
        
        
            
                衬托                     (反衬)                  |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另一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 
        
        
            
                烘托                     渲染                  | 
            
                通过环境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                  | 
        
        
            
                类比                  | 
            
                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象征                  | 
            
                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 
        
        
            
                以小见大                  | 
            
                通过小事件小事物表现大事件大道理,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 
        
        
            
                正侧结合                  |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 
        
        
            
                白描                  | 
            
                使用简练的笔墨勾勒事物、不加烘托、不加渲染、不设喻、不修饰、刻画形象。                  | 
        
        
            
                动静结合                  | 
            
                景物描写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 
        
        
            
                赋比兴                  | 
            
                铺陈叙事为赋;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为兴,在兴中又兼有比喻手法为“比兴”                  | 
        
        
            
                点面结合                  | 
            
                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概括性描写有机结合。“点”,可以着眼具体细节,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突出广泛的社会、人生意义。                     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物的形象状态,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 
        
        
            
                虚实结合                  |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眼前为实想象为虚。客观(眼前物象、景象)为实,主观(寄寓物象景象中的思想感情)为虚。“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未来之境。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引发联想,意味无穷。                  | 
        
        
            
                联想、想象                  | 
            
                联想: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想象:在已有材料的基础上,设想,创造出新的景象的思维过程。联想、想象都称为“虚”写。                  | 
        
        
            
                扬抑                  | 
            
                先扬后抑(为抑先扬)、先抑后扬(为扬先抑),常常与反衬并用。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前后对照,造成悬念;形成曲折,增加情趣。                  | 
        
        
            
                意象组合                  | 
            
                名次与名次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直接拼合,省略连接词语,剪辑组合,巧妙构成画面,营造独特意境。                  | 
        
        
            
                细节描写                  | 
            
                真实、准确、传神、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 
        
        
            
                色彩                  | 
            
                色彩词丰富,画面感强。明丽的色彩可以渲染传达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 
        
        
            
                观察角度                  | 
            
                变换角度,全面立体(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由下而上)                  | 
        
        
            
                视觉、听觉                  | 
            
                色彩、画面、声音、动感、生机                  | 
        
        
            
                修                     辞                     手                     法                  | 
            
                排比                  | 
            
                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增强语势,突出特点,使感情更加浓烈;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其作用是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 
        
        
            
                比喻                  | 
            
                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深奥为通俗、化平淡为生动、突出事物或景象的特点、形象、鲜明、生动、传神、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深入浅出。                  | 
        
        
            
                拟人                  | 
            
                将物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和情感,使事物特色鲜明,更加别致而富有情韵,生动形象,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 
        
        
            
                对比                  | 
            
                两相对照,特征各异,反差强烈,立场清楚,态度鲜明,爱憎褒贬强烈。                  | 
        
        
            
                夸张                  | 
            
                使事物、景象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强调某一特点,寄托浓烈情感,使想象奇特、浪漫、奔放。                  | 
        
        
            
                反复                  | 
            
                音韵回环之美;强调特点;强化感情。                  | 
        
        
            
                对偶                  | 
            
                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用对偶,句子整齐,表义凝练,抒情酣畅。                  | 
        
        
            
                引用                  | 
            
                含借用、化用,突出特点;增强文化渊源所带来的意味,扩开背景和深度;使语言生动传神(比如引用口语);便于巧妙含蓄委婉地抒发情感(典故等)。                  | 
        
        
            
                双关                  | 
            
                利用谐音、语义关系,便于巧妙含蓄的抒发情感,意味深长。(表层与深层意思挖掘)                  | 
        
        
            
                反语                     (反讽)                  | 
            
                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或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 
        
        
            
                借代                  | 
            
                化繁为简,典型精炼,强化特征,突出形象。                  | 
        
        
            
                通感                  | 
            
                以不同感官的感受突出事物和景象的特征,巧妙生动。                  | 
        
        
            
                反问                  | 
            
                增强语势,表达强烈的态度和感情。                  | 
        
        
            
                设问                  |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使语句富于变化。                  | 
        
        
            
                顶真                  | 
            
                增强韵律节奏感,旋律优美;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跌宕起伏,便于抒情。                  | 
        
        
            
                表达                     方式                  | 
            
                着眼                     语言方式                  |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