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2016国考行测常识高频考点:古代天文历法
内容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点“古代天文历法”由出国留学网公务员考试资讯网整理提供,祝大家备考愉快、顺利成公!
    古代天文历法:
    《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一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明历取一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一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1280年他完成《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公历早300年。
    出国留学网国家公务员考试网温馨提示:
    2016年国考报名入口 | 行测题库申论范文考试真题
    
行测真题 行测答案 行测答题技巧 行测题库 模拟试题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5 19: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