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标题 | 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
内容 |
以下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由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精心提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文章底部有word版下载 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有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其共同点是 A.关注理性 B.注重修养 C.重视智慧 D.强调等级 2.饯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符的历史时期是 ①春秋、战国 ②隋、唐 ③宋、元 ④明、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3.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在《历史语盲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史学的对象是史料,不是文词,不是伦理,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史学的工作是整理史料,不是做艺术的建设,不是做疏通的事业,不是去扶持或推倒这个运动,那个主义……史学便是史料学。”他强调的是 A.以自然科学的方式研究历史 B.要依照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选择史料 C.史学研究的重心是对史料的考证和辨析 D.史学理论的建构离不开史料 4.古丝绸之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不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A.麻布、起绒锦 B.棉布、白瓷 C.丝绸、镜子 D.天鹅绒、罗马金币 5.《贾客乐》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张籍,善于用诗歌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列内容可能成为其作品题材的是 A.法律开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C.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客含、邸店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活跃 6.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私营手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 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墨子•尚同中》:“既尚同于天子,而未尚同乎天者-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熟,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存臻而至者,此天之罚也。”该材料体现的思想与下列哪一思想相似 A.墨家的兼爱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9.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10.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 B.“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生、且、净、丑是京剧的四大行当 D.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两方化。因此,两方的科学不可能用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班件的反思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12.中国近现代社会处于剧变的历史时期,外文化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具有重大影响。据此,下列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成为此后几十年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之际,改良后的旗袍成为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C.新文化运动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D.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 13.右图所示政府是某一历史班件后成立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中华民国成立 湖北军政府旧址 1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隆会议召开 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③新中国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 ④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15.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但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C.他看到工农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6.据记载:从1900至1911年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苹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 17.下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全国普遍推广国营企业承包经营责任镧 ②把增强企业的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8.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开端,也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 B.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趋向完善 C.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和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D.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特点,可能与其存在习惯法有很大关系 19.新航路开辟后,无论是西班牙.葡萄牙还是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都处于逆差地位,从I545年到1800年,大约有60000吨白银流向中国。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西欧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D.中国闭关锁国政策松弛 20.马克思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日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B.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曾指出:“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为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美国联邦政府采取了 ①制订《联邦宪法》,积极强化法治建设 ②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对宪法负责 ③将政府置于宪法制约之中 ④中央政府以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权力的分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2.《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最重大的变化。”下列哪一项不是推动这一变化的科技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A.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B.有利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C.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 D.对启蒙运动起了促进作用 23.20世纪30年代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列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斯大林模式”下 A.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不利生产发展 B.工业化加速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 C.单一的公有制体制阻碍了生产发展 D.工业化加速的同时忽视了改善民生 24.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自2001年后中国第二次成为APEC的东道主。以下有关亚太经合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1989年在堪培拉举行了首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②是皿洲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③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 ④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 A.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5.南朝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说:“原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下列作品在创作风格上,可与《风》、《骚》对应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50分: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 26.(16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历的宪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 ——《毛泽东选集》(第2卷) 材料二 宪政的实质:一是保障个人权利,二是限制公权力。 ——唐志军《党政是制约公权力的刺器》 材料三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英国。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思想在宪政发展中的体现。(6分) (3)阅读材料三,联系所学史实,说明新时期的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有何重大变化?(6分) 27.(16分)全球化对各国的损益是有差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世界体系是一个历史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扩展到把世界其他一些地带也纳入其中,直至覆盖了全球。我认为,直到19世纪中国才被纳入了这一世界体系。 ——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材料二 英国既是工业革命的始作俑者,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早在19世纪前半期,英国就率先放弃了传统的经济政策,转而奉行没有任何限制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且“在19世纪的英国政坛上,大部分政治家都认为贸易是国家的命脉,自由贸易对英国商人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因此,“工业发展一直没有成为英国最爱宠的事业”。 ——钟伟民《茶叶和鸦片在早期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观察19世纪中国危机的-个视角》 材料三 二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为美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的要求建立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秩序的基础就是能够带世界经济繁荣的所谓“全球自由经济体制”,其核心内容是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从事国际贸易,输出或接受跨因投资,以此形成相互依存的世界体系,这种经济体系又必须由新的国际权力结构加以保障。因此,二战后美国外交政策的重点并不是对苏联的全面遏制,而是精心构建资本主义的全球体系。 ——岳建勇《全球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国纳入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入全球体系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客观推动作用。(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推动全球化的主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在18世纪末成为经济全球化主要推动者的有利因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二战后美国构建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筒述美国采取的相应措施。(5分) (4)综上所述,试揭示影响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不同损益的主要因素。(2分) 28.(18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杏坛讲学图 汉画像石“讲经图”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拟定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新教育宗旨。所谓“健全人格”,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恢复民国初年教育宗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敦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擘)、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影响。(7分)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与孔子讲学相比有何异同?并分析这一时期实行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7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4分)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有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o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C B D B A D D A B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D A D C B A C C D B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50分: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 26.(16分) (1)《权利法案》(1分) 意义: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政治民主化;为他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促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对其他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3分,任写三点得3分) (2)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限制“公权力”,主张“主权在民”,否定了封建王权的合法性,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蓝图,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③天赋人权(自然权利学说)要求人人自由平等,成为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有利于调整政府与人民的关系,限制政府权力,保障人民权利。(每点2分,共6分) (3)由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到依法治国。(2分) ①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强调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想。②1982年宪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任务;④1999年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总之,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4分) 27.(16分) (1)特点:被动纳入。(1分) 作用:①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②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③思想:开始向西方学习,促进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 ④社会:西方近代生活方式的传入,推动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4分) (2)手段:自由贸易(1分) 有利因素:地处大西洋航路中心,贸易便利;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成立东印度公司,商贸迅速发展;注重发展海军实力,成为殖民大帝因;资本主义制度较旱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任写三点得3分) (3)特点:美国主导;以国家实力为基础;与国际权力结构相联系。(3分) 措施:推动成立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如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通过“马歇尔尔计划”向西欧、日本提供援助(2分) (4)国家综合实力;国家政策;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言之成理即可)(任写两点2分) 28.(18分) (1)春秋时期:私学迅速发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分) 西汉时期:设置太学和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学为主。代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分) (2)同:重视道德教育;注重人的全面发展。(2分) 异:孔子讲学以儒家经典为主。材料二提倡民主科学。(2分) 背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你(或者进一步发展或短暂的春天);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新式学堂兴办和留学风气盛行(或西学东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壮大。(任写三点得3分) (3)偏重工科,严重削弱政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照搬苏联模式(以苏联为师)。(2分) 为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输送工业建设人才。(2分) 点击下载: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您整理史上高考复习资料大全!让您的高考成绩稳步上升!
|
|||||||||||||||||||||||||||||||||||
随便看 |
|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