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留学  移民  外语考试  英语词汇  法语词汇  旧版资料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出国留学信息:

 

标题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内容
    老师的教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老师讲课的一个核心和灵魂,也是老师的思路和逻辑所在。一份好的教案能够将整个课程变得饶有趣味,尤其是那些小学生们的课程。今天出国留学网的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希望大家喜欢。更多内容请访问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观潮》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老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 该怎样改>,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 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 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          )。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声犹如(          ),海堤上尽管(          ),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二、初读,感知全文
    1.出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图片,感受它的美、险、奇。
    2.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加字。
    3.抽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4.说一说,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字?
    梳理归纳出“壮丽”“奇异”
    5.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在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哪些段落在写它的奇异。
    壮丽( 2自然段)奇异( 3-4自然段)
    三、再读,感悟全文
    1.齐读2自然段,读一读,哪些句子最能说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美。
    海拔:3000米 长5044米平均深:22686009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2.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做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一争高下”(齐读)通过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吗?
    3.指导朗读,强调气势。
    4.齐读3-4自然段,找一找,你认为哪些现象最能体现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异。
    奇异:山异 (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滔滔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5.指导朗读:
    6.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
    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
    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
    一、谈话
    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按照要求读书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2.谈自己读的感受。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1933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
    六、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词读字。2.指导书写难写的字。3.抄写生字词语。
    板书:18.鸟的天堂
    第一次 大榕树
    第二次 鸟的天堂
    第二课时 设计意图:从鸟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过程:课前板书课题。
    一、引入:同学们,你们紧张不紧张?看到这么多老师坐在这里肯定紧张。老师今天让大家一个个都变成快乐的鸟,一起来学习《鸟的天堂》(出示课件:群鸟图)这节课,现在,你们就是这一只只小鸟,那你们还紧张吗?这节课我们就从鸟的角度来感受”鸟的天堂”。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金先生去了几次鸟的天堂?第一次看到了什么?第二次看到了什么?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真正的“鸟的天堂”)
    二、首先我们进入到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就是你们的天堂去看一下:
    1.出示课件(12-13自然段的内容)
    2.自由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出了“鸟的天堂”什么特点?(活泼可爱、鸟多)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自由发言)
    3.当学生读到“应接不暇”一词时,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群鸟纷飞”图帮助理解。
    4.这一段主要应读出它的什么特点来呢?(热闹)对,这就是它的动态美,这一段主要写出了鸟的天堂的动态,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它的动态美。(引导读“有的…有的…有的…”和“一只画眉鸟…那歌声真好听…”读出鸟的可爱;引导读“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和“眼睛应接不暇…”读出鸟的多。)
    5.学生读完后问:这一只小鸟在兴奋地叫着,它可能在说什么呢?(可能在说,我在这里真快活。)假如你就是这只小鸟,你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呢?让我们将自己的视角往小鸟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身上聚集。
    三、出示课件,学习第一部分:(课文7-8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读这部分,找出小鸟会喜欢这个地方的理由。(在7-8自然段有关句子旁边写上批注)。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小鸟为什么会喜欢这个地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班级交流。(树大、美)
    A、当学生讲到树大、美的特点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B、当学生讲到“不可计数”和“卧”字时,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C、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地方吗?说出来讨论讨论。
    D、假如你没有,那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出示课件:“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呢?
    1.学生讨论;(联系上下文理解。原因可能是:①树叶多,小鸟扑翅膀时动;②“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③有风吹过。)
    2.出示课件理解。
    E、这么美,这么大的树,我们怎么才能读出来呢?
    指名读7-8自然段。评价:读得怎么样?想不想听老师读。
    教师读,读得怎样?读第12-13自然段时我们要求读出鸟的天堂的动态美,这两个自然段应该怎样读呢?(读出它的静态美)
    齐读。
    四、同学们读得很好,假如你是一只小鸟,看到这么美的一棵大榕树,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这种感受告诉给你的同伴呢?
    现在,老师想让你以小鸟的身份,给大榕树写一句或几句广告词,让你的同伴知道这里很美。
    学生写广告词。
    互相交流。
    七、同学们写的广告词真美,让老师有一种成功的幸福感。但是,你们看,老师这节课黑板上忘记写什么了?
    如果你们不想让老师有一种缺陷的话,出示《桂林山水》一课的板书,根据这个请大家为老师设计板书。
    学生设计,组织交流。
    八、这么美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么美呢?
    学生自由发言。联系环保意识谈。
    小结课文。
    《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想想说说,课外延伸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布置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第二页 更多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 语文老师工作计划 |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随便看

 

出国留学网为出国留学人员提供留学、移民、外语考试等出国知识,帮助用户化解出国留学过程中的各种疑难问题。

 

Copyright © 2002-2024 swcv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9 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