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的西班牙白丝换白银
正如当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多等人指出,16世纪和17世纪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最受欢迎的仍为非竞争性的商品,尤其是仅有某些特定地区才能供应的地方特产,诸如亚洲生产的丝及丝织品、香料、棉织品、茶叶和蔗糖等。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观察,会发现这一时期世界市场上的大宗商品,还包括瓷器、染料,以及武器(特别是火器)、奴隶等。不过从实际交易量来说,前一大类货物显然是当时国际贸易市场的主体。
中国向来被欧洲人称为“丝国”。在16至17世纪,国际贸易中丝和丝织品的最大生产者是中国,重要买家则是日本、葡萄牙、西班牙及荷兰。我们仍以西班牙为例来看看。
原来,早在1565年(明嘉靖四十四年),西班牙舰队就抵达了菲律宾的宿务岛,此为其东南亚第一个殖民据点。1571年他们攻占了马尼拉,三年后正式殖民统治当地。此前他们已开始与主要来自福建沿海的中国商人接触,后者运来丝货、棉织品和陶瓷等样品,经双方议价成交,商定待来年供货运往墨西哥。1573年7月1日,两艘载着中国货物的西班牙大帆船从马尼拉首航前往美洲,所载货物中有绸缎712匹,棉布11300匹,瓷器22300件等。
此后,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当局通过“大帆船贸易”航线,连接了东亚与美洲的市场。西班牙人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运送大量银元到马尼拉,再到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门购买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经马尼拉运返阿卡普尔科港。这些丝货约有一半再转运往欧洲,其余则在西属美洲销售。
到了17世纪初,墨西哥人穿丝织品多于穿棉织品,而所穿的大多是中国丝绸。在1636年以前,太平洋航线上每艘大帆船登记运载的丝织品大约为300~500箱,到了1636年,驶往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上运载的丝货都超过1000箱,有一艘更多至1200箱。据记载,每箱丝货装有缎250匹,纱72匹,共重约250磅,折合近114公斤,因此1000箱即重114吨。
马尼拉的一位西班牙籍大主教1701年时说过,每年运往墨西哥的生丝和丝织品,约值200万比索(西班牙殖民地通用货币),在贸易兴隆时期则多至300万~400万比索。
中国丝经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商人之手运到欧洲后,受到热烈追捧。17世纪初的一位欧洲商人说:“从中国运来的各种丝货,以白色最受欢迎,其白如雪,欧洲没有一种出品能够比得上中国的丝货。”
从另一方面说,由于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国内闹“银荒”,福建海商装运丝、茶、糖、瓷器等大量热门商品蜂拥来到马尼拉,交换墨西哥白银,美洲白银由此滚滚流入中国。因“大帆船贸易”大部分为非法经营,很难得出该时期流入中国的白银的确切数量。
1602年,美洲的新西班牙殖民当局给马德里的一份报告中曾提到,每年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总计有500万比索,1597年高达1200万比索。在初期贸易高峰已过的1632年,马尼拉的天主教会向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通报,每年从阿卡普尔科运来的白银达240万比索。以至于当时有人这样描述马尼拉的商业活动:
“中国皇帝能够用从秘鲁运来的银条建一座宫殿,这些白银的运出都没有登记,也未向西班牙国王缴税。”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资讯,请继续关注境华出国!